合作農友08|林燕枝

大米缸眼中的燕枝

—恬靜的農田守護者


 

時間分配圖

稻米種植與管理|35%

林燕枝的主打作物是台中長秈10號米,這支米粒飽滿又帶著清甜,每一粒都是她細心照料的成果。她堅持日曬穀,認為這樣的米香才夠自然。西北雨一來,林燕枝總是像田間的「超人」,飛奔去蓋稻穀。

蔬果種植與醃漬|15%

在林燕枝的農場裡,瓜果蔬菜像是家族的成員一樣,每一種都被賦予特殊的使命。洛神花變蜜餞,油甘成蜜漬,甚至無籽橄欖也能搖身一變成為美味蜜餞。她還笑著說:「這是『漬物小宇宙』,凡是能漬的,都會變好吃!」

佛學修行與學習|35%

林燕枝是一位「農夫學霸」,一週有三個半天在進修或上課,不僅種田也在心靈上耕耘。參與法會活動,還常幫忙帶班講課。她形容這是另一種「心田耕作」,讓她在辛苦的農事之餘,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喜樂。從佛學課到長照證照,每一門課程都充滿熱情。「種田要用腦,學新知才能跟上時代,不然會被雜草超越!」

日常生活與社區服務|15%

林燕枝的日子充實又有趣,忙完農事還會去苑里幫忙割草、參加社區活動,連休耕的田裡都變成她的「開心農場」。她種的桑椹甚至吸引路人伸手偷摘,讓她哭笑不得地說:「果實多到惹人犯罪!」


 

恬靜的農田守護者

在彰化和美鎮的田野間,林燕枝的「燕枝綠寶農場」靜靜地綻放著生機。這片土地不僅是稻米的來源,更是林燕枝對自然友善耕作的堅持。她選擇種植太陽麻作為綠肥,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與高發芽率,適應濕潤環境,即便遇上彰化多變的氣候也能茁壯生長。相比之下,豆類雖然肥力更足,但在田間水多時容易腐爛。

稻田還受益於深層地下水|  這是公公早年留下的資源,地下水不僅免受農田附近溝渠污染的影響,還能透過定時灌溉保持水稻的穩定供水,尤其在旱季更顯得彌足珍貴。這樣的用水系統讓稻田不必擔心水源問題,能穩定生長,並減少了田間病蟲害的風險。


 

自然之力延續 日曬米的特別韻味

種田要有個樂天的心,不然哪經得住風吹日曬|  面對彰化多變的天氣和稻田周邊環境的挑戰,林燕枝以「不急不躁」的態度處理農事,她總讓稻米在田間自然成熟,即使面臨收割季,她還是請收割機去別處先忙,最後才回來割她的稻米,因為她知道,這份耐心會換來更飽滿的米粒和清甜的香氣。

林燕枝種植的台中秈十號 堅持日曬|  米粒飽滿,帶著日曬的淡淡香氣。她堅持以傳統日曬的方式,讓太陽的溫度賦予米粒更純粹的能量。曬穀場上一片金黃,米粒在陽光下閃耀著微微的光芒,日曬米有著獨特的香氣和質感,這就是自然賜予的風味

冷藏保存日曬米|  保存是一門學問。台中秈十號米的香氣與口感最佳的時期在收割後的半年內,為了保持這份新鮮的香味,林燕枝建議冷藏保存。台中秈十的米粒纖細而富有彈性,若長期暴露在高溫與濕氣中,香氣會逐漸散去。冷藏保存能鎖住米粒中的天然香氣與養分,讓每一顆米粒在煮熟後依然飽滿、香氣四溢。這樣的保存方式,不僅維護了米的品質,更是對辛勤耕作成果的尊重。


 

農村生活的百寶箱 自產自足的美味收穫

林燕枝的田地四季充滿生機|  這裡不只是稻米的家,更是野生芭樂、油甘果、洛神和無籽橄欖等作物的共生之地。她利用自然環境種植蔬果,為生態系統增添多樣性。「我種菜,也是為了引來鳥兒,它們會幫我吃掉田裡的害蟲呢!」林燕枝笑著說。

鄉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確幸|  這些作物,不論是秋葵還是油甘果,都有她的悉心照料與巧妙運用,像是油甘果和無籽橄欖都會被製成自家蜜餞,成了日常生活的美味小點,不僅讓家中供應充足,也象徵著農村生活自給自足的美好。


 

對農作物的愛 帶著一份淡然豁達

一片陽光曬穀場,當稻米鋪滿場地時|  日光的洗禮賦予了米粒特別的香氣與彈性,面對突如其來的西北雨,她總說:「如果真的來不及,就放牛吃草吧,農事不能凡事求全。」她的幽默與從容,在這片田地中灑滿陽光和雨露,成就了燕枝綠寶農場的友善農耕之道。

土地上種下不含化學物質的純淨稻米|  讓每一位享用這份自然美味的人,都能感受到大地的純粹與美好。這片農田也因此成為彰化和美的一方凈土。對她而言,稻田不僅僅是耕作的地方,更是傳遞心意與自然共鳴的場域。


 

燕枝綠寶農場小檔案|

產地地點:彰化縣和美鎮
種植驗證:綠色保育標章
種植作物:台中秈10號、野生芭樂、油甘果、洛神與無籽橄欖。
生產者:林燕枝

→點我支持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