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很多姐妹都還是務農的,其實吃飯對她們來講是很重要的。她們有很多體力活要做,當她不夠錢的時候,真的會不吃飯,把錢拿去給小孩讀書、買東西或吃東西,她自己可以一天只吃一餐。」勵馨基金會台東分事務所 企劃專員黃小姐說。
(圖/勵馨基金會授權使用)
擔心下一餐的著落
在勵馨台東分所,有許多受暴婦女原本的經濟來源來自夫家,所以離開受暴家庭後,會有好一段時間沒有收入;或者有非預期懷孕的青少女,只能帶著小朋友吃泡麵,「我們就會想去幫她們募集物資,維持她們基本的生活所需及健康。」以往勵馨台東分所的米糧多由外地米商不定期捐贈,且「都是二、三十公斤一大袋送過來,不容易保存。」除了容易長米蟲,也不好分送。
(圖/勵馨基金會授權使用)
吃飽,才有氣力生活
與大米缸合作後,服務對象開始能收到穩定米糧,「像是我們有一位種釋迦的姐妹,每天都有很多體力活要做,當她不夠錢的時候,她真的會不吃飯,然後把錢拿去給小孩讀書、買東西。我聽到時,難以想像原來身邊還有這樣的人。」由於金錢有限,補助的錢也是拿去買小孩的生活用品,寧願自己一天只吃一餐,「所以大米缸對她來說,是很重要、很穩定的糧食來源,至少社工會告訴她:『你不用擔心,現在有這個米,每個月都會給你,你就好好照顧自己』。」
(圖/勵馨基金會授權使用)
「吃」的習慣,需要時間累積
勵馨台東分所裡,有許多懷孕後的青少女租了小套房,但沒時間、也沒廚房做飯,常常只能吃即食品與罐頭,「我們的照顧指導員會教她們煮粥給小朋友,用的就是大米缸的米。或是教他們看營養成分、煮簡單的電鍋料理,我覺得這很重要,健康的飲食習慣,也是需要時間累積。」
粒粒皆心意
企劃專員黃小姐分享,「穩定的供應米糧」對社工很重要,因為至少社工不用去擔心這件事,每個家庭與社工每天都有很多待辦事項要解決,「解決這個煩惱之後,才能把時間放在其他事情,所以我們真的滿感激大米缸,是真心的。」每一口飯,都能成為生活的力量,希望能將心意,透過一粒粒米傳達到需要的人口中,為他們減輕日常的負擔。謝謝勵馨基金會,為淋雨的人們,搭蓋一方屋簷,讓他們不再孤立風雨之中。
勵馨故事
勵馨基金會本著基督精神,關心臺灣的不幸少女,希望預防與消弭性侵害、家庭暴力對婦女與兒少的傷害。隨著時代變化,勵馨在服務對象中看見更多需要深掘的需求,譬如,發現目睹兒其實與受暴婦女同樣需要被陪伴;以及多元性別、青少女非預期懷孕、親密關係的暴力等狀況,因此,勵馨不僅服務個案,也致力於從根源著手,做到長期關懷、宣導倡議,更甚是向政府爭取政策面的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