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園裡,每個人都有一點點的能力,大家不同的能力,整合起來,就會減少依賴,人在大自然下,看到綠草、摸到泥土、曬到陽光、吹到微風,縱使淋到雨,這都很健康,所以我們就是這樣。我想,不要做溫室的花朵,太多的照顧,不一定對他有益,那我們就是採取對他最有益的做法,讓他們可以動動手、動動腳,哪怕他們只能固定在一個地方摸泥土,只要他快樂,都很好。」滿足家園中孩子們的食衣住行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工作、成就感、活動與讚美,紓解原本需要使用藥品才能緩解的情緒狀態,滿足他們對於情緒及親情的需求,「少吃藥,他們的生活品質就會比較好。」
米,每天生活的力氣來源。
「我們的孩子都下田,明天的力氣都靠今天吃的米飯。」家園中孩子們能夠使用的話語有限,李督導分享有孩子吃到大米缸計畫的有機米時,特別跑來跟她說:「這個米要慢慢嚼,很Q,要多吃一碗。」家園內,有的孩子會講話、有些不太會,這樣表達,已是孩子對於食材最真誠且直接的感受。
剛剛好就好。
屏東伯大尼之家目前的需求米飯量缺口,大約是500-600公斤,但大米缸計畫目前與家園協議的數字,每月提供120公斤的有機米,「別人如果也有需要,總是要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想著夠用就好、有著思己及人的思維及認知,大米缸計畫所推動的良善循環,並不只停滯於合作公益單位,而合作公益單位,也都不單是受益者的角色,而是共同做一件好的事情,是合作、是夥伴,為同一個方向思量斟酌,而非施與受的單向關係。
吃飽之外還有更多溫暖。
「孩子會把一些常常來關心他們的人,當作自己的親人看待,他們會想念。」李督導分享附近村里有位警察鍾先生,自己種了兩分地的有機米,每次收成將米義賣後,都會請屏東伯大尼之家的孩子們到田裡吃割稻飯,「逢年過節,鍾先生也都會買蹄膀,親自帶給孩子們吃,我們要種蔥,需要用到稻草,他就處理好,請孩子去載,讓孩子能有出去外面郊遊的體驗,孩子們都叫他鍾爸爸。」疫情逐漸平緩,孩子們在好長一段時間不能外出或接受訪視後,終於又能出去了,孩子們能夠去拿稻子、看見鍾爸爸,他們都好開心,「他們需要跟人互動,需要有人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