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對於裏物文化(大米缸計畫執行團隊)而言,我們又是如何看待政豪的角色呢?
「我們執行大米缸計畫,雖然已經盡力中立,但因為角色的不同,還是會有看待事情的侷限,政豪對大米缸計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中間』角色,你用你的角度與方式,一直在把平衡拉回來,抓回一般人看待這件事時,會感受到的感覺。」政豪對大米缸計畫而言,並不僅是一個合作的影像紀錄者。
「對於大米缸計畫的影像呈現,我想要找到一個距離再近一點,看的時候比較親近、柔軟的方式去談的時候,或許一般人在看的時候會比較打中到他,這是我現在的出發點。」
「當代」的運作方式。
過去曾參與過許多與友善土地、公益團體相關的拍攝工作,政豪也與我們分享,別人是怎麼做的?
「舉例而言,某些大型企業會為內部同仁舉辦一系列的農業體驗活動,讓員工實際去勞動,透過實際行動,感受農夫堅持友善耕作的理念與意義,這會比在冷氣房講更有效,讓不認識友善農業或有機農友的人,透過現場體驗,也能被打中內心。」
「你們的運作方式蠻『當代』的,當代的意思是,很符合這個時代的運作方式,沒有不好,但回歸到,你們出發點的理念是什麼?老闆本身是花蓮人是背景及初衷,但做這件事情是想要改變什麼?或是想用某種方式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我會蠻想知道的。」對談當中,政豪以出發點作為切入,回歸到一開始為了什麼而做。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