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讓自己成為社會永續的推動者—大米缸計畫

地方創生實驗室——單元介紹

讓自己成為社會永續的推動者—大米缸計畫

邀訪來賓:裏物文化營運經理 游思瑩

(2022/03/19)

您的家鄉是什麼樣貌呢現在是過去的堆疊,雖然過去的我們來不及參與

但是家鄉的未來一定要有你 有我!

俄烏戰爭到現在還沒有停火,造成生靈塗碳、流離失所,難民潮預估達到400萬人,身為地球人民的一份子,我們嚴厲譴責戰爭。

大家知道嗎?俄烏戰爭一日不停,也會引起全球糧食危機!俄烏兩國供應全球近1/3的小麥,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在3月11日表示,這場國際衝突,使得烏克蘭農民無法春耕,這個盛產小麥的全球穀倉今年勢必歉收,衝擊全球數百萬人的溫飽,全球整體糧價飆漲可能性提高,還加劇全球糧食短缺危機。

 

那麼,這個國際議題跟台灣有什麼關係呢?

大家一定很難想像,台灣也有既存的糧食危機。

全台還有將近31萬人口飢餓人口,這些人包含低收入戶、營養不良的的弱勢兒少、獨居長者還有餐風宿露的街友,很需要各界的援手。

在強調永續的世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二項指標也指出:要在西元2030年前「終止飢餓」(Zero hunger),確保所有人、尤其是貧窮與弱勢族群都能夠取得安全營養且足夠的糧食,同時也要消除所有形式的營養不良。

 

今天地方創生實驗室裡,

【創生Action】行動分享,我們來瞭解大米缸計劃。

大米缸長期關注糧食分配不均等議題,希望建構一個永續的虛擬糧倉,連結土地與公益,將生產者、企業、民眾、社福單位整合起來,提供多元參與方案,將支持者的善意轉化為「永續行動」,串連起社會共好的善循環,找回米食與人、與土地的關係,一起推廣永續農業與社會福利。

大米缸計畫整合企業、民眾的資源,將社福單位、生產者對接,將農友的友善好米送到需要被關懷的對象手中,解決飢餓問題,形成一個善的循環圈。

這個計畫不僅「消除飢餓」,更是實踐「支持社會平等發展」的行動,社會有和諧平等的發展,才能讓地方永續,生生不息。

讓社會好、讓地方好,絶對不是說說而已,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自己出發,從日常行為做起,成為實踐永續的一份子。今天裏物文化營運經理游思瑩將為帶來大米缸計畫的起心動念與正在進行的工作,我們也聊到:他們算不算在做地方創生呢?如果是的話,他們是地方創生的哪一環呢?而思瑩本人也是農村長大的女孩,對土地、農民有很深的情感,還有農產外銷的特殊經歷,今天也會在節目中跟大家說說她在農業產銷的觀察與發現哦。

 

談到糧食議題,今天的地方顯微鏡單元,小白會為我們補充「全球糧食危機與台灣糧食的現況」讓大家更瞭解這個全球共通性的問題。

現在趕緊跟著地方線民游思瑩進入今天的主題故事~

 

在美好的周六下午 歡迎您加入地方創生實驗室,一起來說說家鄉、聊聊地方,參與每個地方對未來的想像

*歡迎收聽*

_______

【原文網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