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首創跨界公益!「大米缸計畫」一起吃飯。產地辦桌 推廣創新善循環模式

文 王妙琴 
 
「大米缸計畫」在產地辦桌,於晚間的田間一起吃飯。圖:業者提供

「米是日常的、庶民的,持續尋求企業支持之外,大米缸計畫六月底將於嘖嘖募資平台開啟個人家庭方案,無論自己吃或為家人訂購,吃飯即是行善,大米缸計畫是互相信任與快樂的事情,期待更多人的參與。」裏物文化品牌營運經理徐郁政說道,大米缸計畫提供穩定適量米飯給需要的人們,同時支持以有機方式栽種米的農友,幫助更多土地重回無污染的環境,整合供需,達成正向的多方效益,以可永久存續的方式執行,是善循環與共好的實現。


花蓮縣楊華美議員參與大米缸計畫,出席座談會。圖:業者提供

「大米缸計畫」啟動將滿週年,大米缸計畫已經實際協助花蓮2.77公頃有機耕作稻田,並提供16,400碗暖心米飯給需要的公益單位。此外,適逢6月稻穗成熟時節,主辦單位裏物文化與天賜糧源邀來大米缸計畫中的企業夥伴:大硯建築、中悦建設機構、京懋建設、承山幼兒園、探索廣告、新創開廣告;在地有機耕作農友們、合作受助單位基督教門諾會花蓮善牧中心,及花蓮在地社福出身的無黨籍楊華美議員,以「大米缸計畫 一起吃飯 產地辦桌」為主題,於6月15日-16日來到大米缸計畫的米來源地—花蓮富里共聚,一起好好吃頓飯,零距離體驗產地風土物產的美味與農友辛勞,並透過各單位面對面的實際接觸與討論對話,為「大米缸計畫」的整體運行進行檢視。

投入社工界近20年的楊華美議員也表示十分支持大米缸計畫,「大米缸計畫以團隊本身專業結合社企模式,整合社福單位的米飯需求與農夫的銷售需求,提供企業及個人在買賣之外、其他更有意義的飲食或贈禮選擇,我本身由社福出身,期許大米缸計畫逐步擴大,往後與社福單位有更多職能培力上的媒合。」


大米缸計畫晚宴的廚師團隊合影。圖:業者提供

「大米缸計畫 一起吃飯 產地辦桌」活動邀請了花蓮在地知名餐廳深夜食堂、經營室內攀岩館、私廚料理的崩岩館以及來自台中的Lokah Su共同合作擔綱主廚,由主辦穀稻秋聲山谷草地音樂節的「富里983」協辦,以大米缸計畫所使用的天賜糧源高雄139有機米為料理發想主軸,結合在地食材巧妙入菜,用餐過程中,主辦單位安排別具意義的「品飯」小活動,打破米飯只是菜餚配角的慣性思維,邀請用餐者以味覺、嗅覺、視覺細緻品味,在稻田旁體驗白米飯的純淨清甜。

「大米缸計畫是互相信任跟開心的事情!米是庶民的、是日常的、是需要被穩定提供的,大米缸計畫透過整合與串連,讓每一口飯,都產生超越飲食的力量。」大米缸計畫除了持續邀集更多企業支持,將於6月份在嘖嘖募資平台上發起適合個人與家庭的訂閱專案,把大米缸計畫帶進每個家庭的餐桌,進入更多人的飲食選擇中。

原文網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