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缸計畫,對於善牧中心的實質幫助是什麼?。-大米缸計畫合作公益單位 善牧中心 之三

「大米缸計畫,幫我們在民生的部分,米的穩定,帶來很大的幫助,大米缸計畫已經走了一年半快兩年,我很感謝,讓我沒有後顧之憂,不用一直想說機構錢夠不夠?買米的情況是什麼?吃到的米是健康還是不健康的?我都完全可以放心。」對於公益單位的實質幫助是什麼?這是參與大米缸計畫的支持者們、生產者們都在意的,於是,我們從最基礎的「吃飽」開始聊起。

吃飽是生活的基礎,生理的飽足,帶動內心的開闊。

「我覺得吃飽很重要,對小孩子也是,吃飽是一種生理需求,當人吃飽的時候,才會想到心理需要,孩子也是,他們不需要為溫飽擔心,能夠面對其心理層面的事情,事實上,他最需要解決就是心理層面,他的心開了,就可以去找工作,讓自己溫飽,如果心不開,就算去找工作,也可能用不正確的方式。」身為行政的梁小姐,從去年開始帶著孩子煮飯,對於「吃飽」這件事情,她格外有感。「當生理上的需求滿足了,才會想到心理的需要,我們才會去發現她的問題在哪裡?這樣,才會有後續後續再後續,我覺得吃飽,真的很重要,活著要常常吃飽。」

「大米缸計畫是把最好的給我們。」

大米缸計畫提供給公益單位的實際幫助,便是克服米糧在質與量方面的不穩定,「花蓮提供米過來,大部分是一些廟會之類,一般來講,米會有點快到期,甚至我們有收過,已經長很多米蟲的米,或是收到有時候已經『呼呼』(米外表粉粉的,出現碎粒、無光澤)。」我們認同所有以善意為出發點的支持,大米缸計畫選擇在能力所及的方式做得更多一些,「安置機構有時會容易這樣被對待,因為某些角度會覺得,你們算是比較可憐的單位,有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大米缸計畫很不一樣,不是用這樣的態度,是把最好的給我們。」

善的影響力,開始學會照料自己。

平日,善牧中心的廚房阿姨會使用大米缸計畫的米為孩子準備三餐,到了假日,則輪到孩子們自己烹飪,「週六週日,都需要孩子自己煮,他們可以跟阿姨討論,或孩子跟孩子之間討論,他們去採買,回來後煮食,他們就可以完成一頓餐或點心,尤其是早餐的部分,他們可以用大米缸計畫的米做飯糰、稀飯這些,就會吃得很飽,這是融在生活中。」

學著做一桌,能招待客人的菜。

大米缸計畫的米開始進入家園後,某次,善牧中心即將結案的孩子向阿姨問到,自己要結案了,將來自己生活,萬一有客人來拜訪,不知道要煮什麼招待,那時,行政梁小姐開了菜單,用心規劃了能夠招待客人的實用料理,教孩子們完成,「畢竟我們會有社會上的人際關係互動,這是需要的,雖然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完成,孩子回饋,原來就是這樣!其實,也沒有那麼難。」

學會照顧自己後,就能開始照料他人,人與人間相互支撐的力量由此而來。

開始循環的善念。

循環,代表沒有結束,許多人常問,到了公益單位端,是否就是善循環的終止之處?

「大米缸計畫對我們來說,真的是有實質的幫助,而且幫助非常之大。除了穩定米糧之外,其實我們可以透過大米缸的米,做很多的「學習」,其實這是我最想要的,因為我們不是只有「接受」這樣一件事情而已,其實我們還要能夠學習跟回饋。」對於善牧中心而言,與大米缸計畫合作已經跳脫傳統施與受的關係,當大米缸計畫可以提供孩子們的生活變化,豐富他們的食物及生活,善牧中心也希望帶孩子們去做更多延續善意的行為,「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沒辦法出去外面,假如未來疫情減緩,我們會有更多的出去到部落,或者去到關懷站,或其他弱勢單位,我們再去協助他們,讓他們(孩子)也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饋,其他更弱勢的人,我覺得這是大米缸計畫對我們實質上的幫助來講,是很大的。」

飽足,可以帶來心的力量,同在大米缸計畫中,透過吃飯這件簡單又日常的事,每個人都有機會在他者的生命裡,鋪陳善意的一席之地。

延伸閱讀:

大米缸計畫合作公益單位 善牧中心 之一:善牧中心,讓孩子們能安心當個孩子。

大米缸計畫合作公益單位 善牧中心 之二:照護者的感動:被照護者敞開自己,願意接受「被幫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