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牧中心,讓孩子們能安心當個孩子。-大米缸計畫合作公益單位 善牧中心 之一

基督教門諾會花蓮善牧中心(以下簡稱善牧中心)是大米缸計畫第一個合作的公益單位,位處花蓮市,善牧中心自1987年起即設置中途之家,以庇護所的角度,陪伴無數受到家庭暴力的婦女及遭受性侵害的少女,守護她們,帶領她們找尋出路,過境生命難關。

訪談當天,我們邀請了善牧中心的朱執行長、黃主任、生輔田小姐及行政梁小姐共同參與,言談之間,善牧中心的日常生活架構緩緩成形。

幕後支援,工作者的堅實後盾。

朱執行長分享自己在中心擔任的角色,並不適合與孩子們太過貼近,「我的權限較大,進到一線,工作人員會很緊張,所以後來我變成走幕後、找資源,看中心缺什麼,包含民生用品或對外就學就業部分。」

同樣以整體方向思考的,還有定位自己是支援與幫助每個工作人員的黃主任,「我扮演的角色,是讓服務順暢,像社工,他們的外部連結可能有障礙了,那我就必須跳過去做協調,幫助每個角色能夠很順利的執行,服務能夠連貫,這是我最主要的定位。」

不可或缺的相處及陪伴。

「我的角色就是『媽媽』吧!照顧孩子每天的生活,他們放學、洗澡、檢查書包,其實一到五,大部分都有固定的行程,大部分孩子也都習慣這個時程,那個時段該做什麼,沒有做到的話,要像個媽媽一樣,很嘮叨的叫他們去做,想要馬上去糾正,但又沒辦法,碰到問題要慢慢勸導,把我的想法告訴他,帶著他慢慢去想。」生輔田小姐的工作必須排班,她也最貼近孩子們的日常起居。

「很多時候,我們要做的是聽他們說話,如果說家裡有黑臉跟白臉,那我就是那個白臉。」行政人員梁小姐笑稱自己最能做的,就是適時的陪伴,「生輔阿姨就像媽媽,會指責或是督導,孩子不開心,有機會找我的時候,我會聽他們說,我也會聽生輔同仁的難處,這就是一個連結,明知道阿姨講的沒有錯,他們做錯了,但我能做的就是陪伴,可能是一起玩、讀書、聊天,我也嘗試過陪伴一個小孩子都不說話,三十分鐘,就坐在地上那裡,他看著我,我看著他。」

時間積存了默契與感謝。

善牧中心的照護者,彼此都感謝對方的存在與支援,訪談過程中,我們笑稱善牧中心彷彿一艘汪洋中穩定前行的大船!執行長在船頭提燈尋路,為中心的婦女和孩子們尋找照護的資源及她們自立的下一步;黃主任協調著船上的工作調度,讓對的人在對的位置上各司其職;田小姐及梁小姐則守在孩子們身旁陪伴。

要在風雨晃蕩中的安穩前行,需要很多人的真心願意,因為這些「願意」,孩子在這裡才能夠安心地當個孩子,盡情學習、勇敢闖蕩,滿足吃穿與心靈上的依靠,好好安眠整晚。

延伸閱讀:
大米缸計畫合作公益單位 善牧中心 之二:照護者的感動:被照護者敞開自己,願意接受「被幫助」。

大米缸計畫合作公益單位 善牧中心 之三:大米缸計畫,對於善牧中心的實質幫助是什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