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紀錄片的眼睛,看每個真實作為。
大米缸計畫合作紀錄片導演 吳政豪 篇一

「因為想用直觀的角度呈現大米缸計畫。」這是大米缸計畫與紀錄片導演吳政豪合作的起心動念。

大米缸計畫從2018年開始與紀錄片導演吳政豪合作,吳政豪導演曾以《生命之火》入圍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以《吃了》入圍金穗獎;並以《郵你》入選2018台中國際動畫影展提案獎。

獲獎是某種肯定,代表自身獨特觀點被認同及讚賞,但「新銳紀錄片導演」幾個字,遠不足以概括我們所看見的政豪、以及他在大米缸計畫中所扮演的角色。

透過本次對談式的專欄紀錄,我們想呈現給所有閱讀者的是:在擅長以影像說故事的紀錄片導演心中,大米缸計畫是什麼?深入且貼近大米缸計畫的拍攝過程中,吳政豪導演如何以創作者的身份「加入」大米缸計畫?

用影像說故事的人,如何看大米缸計畫?

 「當初,一開始聽到大米缸計畫,我的解讀是,一個很大的米缸,裡面裝很多米,你們在做某種分配,與其他三方之間去達成某種合作或是共識,當時細節我都還不曉得,這是我一開始對於大米缸計畫的印象。」政豪分享最一開始聽到大米缸計畫時,當下只隱約理解運作模式的創新,及大米缸計畫內的四種不同角色。

「我知道大米缸計畫的概念跟社會企業很接近,到底做不做得成功,我覺得就是另一件事情,至少你們願意去試試看,感覺試了一段時間,現在應該有一點結果,但是那個結果,也說不上是很成功,但還在努力中,對我來說,你們這個模式是新鮮的。」歷經「大米缸計畫簡介篇」的剪輯、「大米缸計畫-農夫在乎與煩惱的那些事」、「大米缸計畫-支持者的心聲」幾部影片,更是從腳本開始,到拍攝、剪輯完整合作,政豪陪伴大米缸計畫一路走來,從原本對細節不甚理解,到對於大米缸計畫的進程及困境有所察覺,過程中,深刻的溝通是必要的。

閱讀更多:

紀錄片導演,是各角色的「中間人」。-大米缸計畫合作紀錄片導演 吳政豪 篇二

以「幫助他人」為第一優先的商業模式。-大米缸計畫合作紀錄片導演 吳政豪 篇三

延伸閱讀